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管道塌陷非开挖修复的四种方法

管道塌陷非开挖修复的四种方法

更新时间:2025-06-19 点击次数:42
  管道塌陷非开挖修复无需大面积开挖地面,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因开挖造成的尘土飞扬、泥浆外运等问题,降低了对土壤、水源等环境的污染风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开挖修复往往需要封闭道路或占用较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导致交通拥堵甚至中断。非开挖修复技术只需在局部位置进行工作井的开挖,对交通的影响小,能保持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对市民出行和城市正常运转的干扰。
 
  相较于传统的开挖修复方式,非开挖修复技术通常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例如,CIPP原位固化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管道的修复,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因施工带来的不便和成本增加。虽然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前期设备和技术投入相对较高,但从整体来看,其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由于不需要大量的土方开挖和运输,以及减少了对周边设施的拆除和恢复费用,同时缩短了工期,降低了人工和管理成本等。
 
  经过非开挖修复后的管道,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延长。例如,采用CIPP原位固化法修复后的管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用20年以上,为城市的基础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该技术还避免了人工在狭小的地下空间作业,减少了施工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如塌方、中毒等。同时,也降低了对周边地下管线、电缆等设施的破坏风险,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管道塌陷非开挖修复
 
  管道塌陷非开挖修复的四种方法:
 
  -原位固化法(CIPP):将浸透热固化树脂的纤维增强软管或无纺毡等材料,通过牵拉、翻转等方式置入待修复管道内。然后利用水压或气压使材料紧贴管道内壁,再采用热水、热蒸汽或紫外线等方式对材料进行加热固化,使其形成一层紧贴原管道内壁的新管道,从而达到修复目的。
 
  -碎管法:采用专门的碎管设备,将旧管道破碎成碎片,同时将新管道同步或分步拉入破碎后的空间内。在拉入新管的过程中,通过扩孔钻头等工具对破碎空间进行适当扩孔,以保证新管能够顺利铺设,新管道代替旧管道承担输送功能,实现管道的修复与更换。
 
  -螺旋缠绕法:通过螺旋缠绕技术,将特制的塑料型材或带材缠绕在原有管道内部,形成一条新的“管道”结构。这种技术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管道,并且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有效解决管道渗漏问题。
 
  -灌浆法:利用压力将特殊的灌浆材料注入到管道周围的土体或管道内部的裂缝、空隙中。当灌浆材料凝固后,会填充这些空隙并加固周围土体,提高管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修复因外部土体流失或地基沉降等原因导致的管道塌陷问题。

版权所有 © 2025 江西赣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赣ICP备18010738号-2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791-8848-1887

扫一扫,关注我们